關鍵詞 |
黑斑蛙魚出血病藥,魚出血病藥廠家,牛蛙魚出血病藥,叉尾鮰魚魚出血病藥 |
面向地區 |
全國 |
暴發性出血病發病的生態及環境因素
?? 經調查發病池都有以下的共同點:
?? 1、發病池多數是老魚池。因這類池塘已多年不清塘,塘底淤泥普遍增厚,容易導致病原滋生,魚類缺氧。
?? 2、較多的魚池年初放養時,魚種未經消毒,漁民預防魚病意識薄弱,以“以防為主”的重要性認識不足。
?? 3、食物較臟,魚類吃剩的殘渣未及時清除,食場不消毒。飼養管理不善,飼料不新鮮,投飼量忽多忽少。
?? 4、水質:目前魚池放養密度高,施肥量也多,且投放大量未經發酵的有機物如禽畜糞肥等,造成相當部分發病魚池水質惡化,又不及時采取換水增氧,促進病原體滋生,引起魚類大批死亡。
?? 5、氣候:氣候變化異常,可能引起水質突然改變,影響魚體健康,也可能是導致魚類發病原因之一。
?? 6、寄生蟲:該病發生前,相當部分池塘有錨頭鳋、鳋病的流行,雖經治療好轉,但這可能成為疾病突然暴發的誘因之一。
?? 7、很多魚池本來死亡不多,動網后就發生大批死亡,因此,動網擦傷魚體是加劇病情惡化的因素。
近些年來,由于養殖環境遭受破壞,養殖的鯽魚發生暴發性出血病現象逐漸增多,在此簡單介紹一下鯽魚暴發性出血病的防治方法。
癥狀:鯽魚患病初期,魚體兩側、眼眶、鰓蓋、鰭等處輕度充血。病情嚴重時,體表及鰭嚴重充血,眼眶周圍充血,有的魚眼球,腹部內有淡黃色腹水或紅色渾濁腹水,腸壁充血,腸內充氣無食物、多粘液。鰓絲淤血或嚴重貧血等。
病因:池塘老化,有毒物質大量沉積,水體環境惡化。長期干旱,池水過肥,又無新水更換,給細菌、病毒繁殖創造了條件,從而使魚感染發病。沒有做好魚體消毒工作,將病原帶入。
流行情況:據調查該病異育銀鯽易感染,其他鯽魚也有感染。該病來勢猛,發病率高,死亡率高,發病季節多在6-8月份。
預防措施:魚種下塘前用3%-4%的食鹽水浸浴10分鐘,或用20毫克/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浴15-20分鐘。定期注水,定期消毒,定期潑灑水質改良劑。在高產塘配備增氧機。
治療方法:全池潑灑紅煞星,即每瓶用2-3畝/每米水深,連續2-3天,同時投喂恩諾沙星可溶性粉/氟苯尼考粉+肝膽康泰+三黃散,連用5-7天
細菌性敗血癥又稱爆發性出血病,該病流行廣、發病快、周期長、死亡率高(死亡率一般為10%—80%),如不及時治療,死亡率可達90%,對水產養殖危害。引起該病的主要原因是養殖密度大、大量投喂配合飼料、水質較肥而引起的。
一、發病原因
1、水質惡化。由于高密度的人工養殖,投喂大量人工飼料,致使池中殘餌、魚類糞便等腐殖質增多。造成水體中氨氮、亞硝酸鹽、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增多,嚴重污染了水質,從而導致魚病發生。
2、營養失衡。由于飼料中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等營養物質過多,引起魚體相關機能紊亂失衡,從而導致魚體力下降。有些養殖戶為了增產增收,促使魚類快速生長,盲目加大投飼料量,使魚類攝取的營養物質過剩,魚類生長過快,從而魚體力下降。
3、盲目用藥。在養殖過程中一些養殖戶濫用藥物、頻繁用藥,因藥物之間搭配不合理造成藥物之間復雜的藥理反應,對魚體各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。
4、管理不科學。水質較肥時不能及時調節水質,致使水質惡化。當魚病發生時,不能及時有效地防治魚病,致使魚病迅速傳播、蔓延。
二、流行情況及主要癥狀。
1、魚病流行情況:全年均可發病,主要流行于每年的6月—10月高溫季節,病菌以水溫25℃—30℃時感染力強,魚類容易發病,主要危害2齡以上的鰱魚、鳊魚、鯉魚、鯽魚等。
2、主意特征:病魚胸鰭、背鰭、尾鰭基部及眼眶周圍有明顯充血現象,眼球,肛門紅腫,腹部膨大,鱗片豎起,肛門拖粘液糞便。解剖魚體可見腹腔內有大量紅色或淡紅色腹水,腸道內沒有食物,腸道充血,肝、脾、腎腫大,有瘀血。少數魚體質瘦弱,無明顯癥狀就出現死亡。
三、防治方法
1、預防措施。
(1)、老塘清淤,過厚的淤泥會為各種病原體、寄生蟲提供滋生場所,導致池塘生態條件惡化。因此,清淤是預防魚病、改善池塘環境的重要措施。具體做法是;先排干池水,適量清除淤泥和雜草,然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干法清塘,盡量殺死所有的病原體、寄生蟲、野雜魚等。
(2)、選擇無病無傷、健壯活潑的魚種放養,放養前用5%的食鹽水清洗魚體10分鐘—15分鐘,再用1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魚體10分鐘。
(3)、合理調節水質。6—9月高溫季節要注意勤換水,使用增氧機調節水質,保持池塘水質肥、活、嫩、爽,池水透明度在25厘米—30厘米為宜。
2、治療方法
(1)、發現并確診魚類發生爆發性出血病時,檢查有無寄生蟲存在,若有寄生蟲應殺死寄生蟲,一般選先殺蟲或者驅蟲。
(2)、殺滅寄生蟲后,用紅煞星殺菌消毒,連續使用2—3次。
(3)、發生魚類爆發性出血病時,在潑灑消毒藥物的同時,投喂恩諾沙星可溶性粉/氟苯尼考粉+肝膽康泰+三黃散,連用5-7天,迅速控制疫病的蔓延。
草魚爛鰓?。簽榧毦詡魅静?。
(1)病原:病原體為粘球菌,傳染途徑主要是病魚。從商店購買魚易帶此病。金魚、熱帶魚都易得此病,不易。常常并發腸炎,有的時侯不出現任何癥狀魚即死掉,只有撬開腮蓋或解剖后,才能確診此病。死亡率一般50%~60%,有時高達80%。
(2)癥狀:腮絲由鮮紅變成蒼白,由外緣開始靡爛,脫落。腮蓋骨內充血,中心骨壞死脫落。腮絲之間粘膜增多,呼吸困難,輕者浮水面,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。有的魚并發腸炎,解剖腸出血,亦有潰爛的斑點。輕者有食欲,重者無食欲。
(3)治療:個別魚得病撈出淘汰。如普遍患病,全池灑藥紅煞星2-3次,內服恩諾沙星+肝膽康泰+三黃散+大蒜素
赤皮?。翰≡w為熒光假單胞菌,是一種條件致病菌,當魚體因捕撈、運輸、放養等人工操作或被寄生蟲寄生而受傷后,被病菌侵入引起發病。病魚表現為體表出血發炎、鱗片脫落,鰭的基部充血,鰭條充血或鰭條腐爛呈掃帚狀。
紅煞星
【產品名稱】飼料原料 液體大蒜素
【成分組成】大蒜素、溶菌酶、滲透劑、增效劑等
【產品感官】液體,色澤均勻,無發霉,有大蒜所特有的刺激味和辛辣味。
【產品特點】 抑制病菌。
1、對水產動物體表的水霉,鰓霉有的剝離分解作用;
2、修復傷口,對各種水產動物因真菌、細菌、霉菌引起的紅斑、皮膚病、打印、赤皮、爛尾、潰爛、腐皮、膚霉、脫粘、白頭白嘴、爛鰓、水腫、出血等引起的各種傷口能快速愈合;
3、快速凈化水體,從而抑制降解水體中的各種雜菌及病原體,給水產動物創造一個綠色健康的生長環境。本品定期使用能有效預防和降低發病率。
【適用對象】海、淡水體。
【使用方法】稀釋后投料區集中潑灑,或全池潑灑。
【推薦用量】1.中后期每畝?1米水深用30~50ml;視情況可連用2次;
2.放苗后每瓶用5~8畝?1米水體;
【注意事項】1.使用后注意池塘溶氧;
2.包裝物使用后集中銷毀。
【包裝規格】200ml/瓶
【保 質 期】18個月。
【貯 藏】通風、陰涼、干燥處存放。